莱芜市市树是世界闻名的国槐。国槐生长迅速,树干直径可达2.5米,树冠高大茂密,遮荫面积广阔,是我国历史上惟一被封为“国树”的树种。在莱芜市区,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国槐,因此,莱芜被誉为“国槐之城”。
国槐不仅是一种树种,更是一种文化。国槐被历代统治者广泛用于行宫、祠堂、寺院等建筑的修缮和装饰,成为经典的宫廷园林树种之一。同时,国槐也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树种之一。它被视作传统文化的代表,被历史和文化双重积淀。
据说在唐代,当时的皇帝为了祭孔,下令在大明门内种植一棵叫做“君子树”的树。后来明朝建立,这棵树又被移植到今天的北京孔庙内,后修建恭王府时又被移植到了恭王府中。明清两代,国槐被广泛用于宫廷建筑修缮和装饰,成为了经典的宫廷园林树种之一。
在莱芜市,国槐也有着自己的历史。清朝乾隆年间,由于水灾造成莱芜市成为了重灾区,经过多年的支援和扶持,乾隆皇帝命人在莱芜市种植国槐树,在治理水灾的同时改善环境,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。这些被称为“泉水园林”的国槐,在莱芜市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。
回到现在,莱芜市还将国槐文化延伸到了市区的建设中,将国槐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,打造成“国槐之城”的新形象。每年的国庆节和“国槐节”期间,莱芜市都会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,除了传统的花灯节、龙舟比赛、诗词朗诵等,还有国槐文化展览、国槐历史考察等,带动市民了解国槐文化,推动国槐文化在当地传承和发扬。
国槐不仅是莱芜市的市树,更是一种文化。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,如何把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,是亿万人民的关注和期望。莱芜市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启示,通过“文化+”,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,为百姓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,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