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尾草,又称蒿本艾,是一种草本植物,常见于草原、山地、路旁等地,采摘后通常用来制作香囊或熏香。在中国的文学中,鼠尾草常被用作比喻,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文学意象,以下是一些以鼠尾草为主题的古诗:
- 《鼠尾草》——唐代诗人白居易
草木之生,本无常形。同为千载,各有百名。鼠尾草之名,自诞至今。离离更相似,不知谁是真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鼠尾草的外观和名字的来源,表现了自然界中种种事物各具特色,互不相同的道理。
- 《草木芳香》——唐代诗人王之涣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到鼠尾草,但其中的“枫林晚”一句,实为暗示了鼠尾草的香气。这也说明了鼠尾草在唐代文学中的重要位置。
- 《闻鼠尾草味》——宋代诗人王安石
古时风雅青春曲,一曲清弹一曲极。鼠尾草香幽透席,麝煮熏笼岁月迷。今来海色卷轻絮,旗白者公日北飞。君恩旧行留得住,多谢霜天不放归。
这首诗则是直接描写了鼠尾草散发出来的清香,表现出鼠尾草能够令人陶醉的特点。
鼠尾草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“突出”表现,并且在当今文学中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主题。它以其独特的香气、形态和文化涵义,为文学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艺术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