锹甲是一种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,主要以地下茎、根部和地下器官为食,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。它的为害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:
田间耕作困难:锹甲以地下茎为食,会导致农作物的地下部分遭受破坏和腐烂,使得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很难将土壤中的农作物清理出来,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。
植株萎缩:锹甲以地下部分为食,会削弱植株的营养供应,使得植株生长缓慢,叶片发黄,枝叶稀疏,最终导致整株植物的萎缩和衰弱。
减产甚至死亡:锹甲在地下茎和根部食害严重时,会导致农作物的营养吸收减少,造成植物生长不良,产量下降甚至死亡。特别是对一些地下茎的农作物如马铃薯、芋头等影响更为严重,可能导致整片农田的作物减产甚至绝收。
传播病害:锹甲在食害的过程中,可能携带并传播一些农作物的病害,如土传病毒和土传真菌病,从而加剧了农作物的损失。
持续繁殖和增多:锹甲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,每只锹甲只需6-10周就可以发育成虫并产卵,整个繁殖过程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多次,为农作物的为害提供了条件。
针对锹甲的为害状况,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治:
合理选用播种地点和品种:选择锹甲的重点为害作物时,可以尽量避免在疫区种植,或选择对锹甲较为抗性的品种。
地面处理:经过收获或冬季临近时,将作物残株、留种和秸秆等地上部分破碎覆盖或烧毁,可以减少锹甲在冬季的越冬数量。
秋后整地:在秋季进行深翻土壤,翻斗中将锹甲暴露在地表上,减少其越冬数量。
化学防治:农民可以根据锹甲的为害程度和防治需要,选择合适的昆虫杀虫剂进行喷洒防治。但需要注意合理用药,遵守农药使用规定,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