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树(学名:Morus alba L.)是由莲叶桑(Morus latifolia Poir.)和矮桑(Morus indica L.)两种野生桑树杂交而成的观赏植物,其原始产地是亚洲的中国。
桑树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,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考古学研究可知,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中国的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桑树。《诗经·巧言》中就有“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”之句,描述了古代中国人采集桑叶来喂养蚕的情景。在古代中国,养蚕取丝、纺织绸缎一直是重要的经济活动,而桑树则是实现这一活动的关键。
桑树的栽培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,以江南地区为主要种植区域,如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等地。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等地都有大片的桑林。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,土壤肥沃,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。此外,云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也有桑树的种植。
在中国,桑树的种植分为三种类型:野生桑树、家庭种植的桑树和农田种植的桑树。野生桑树主要生长在山区、丘陵地带或溪河边的河滩地,是蚕的重要食物来源,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植物。家庭种植的桑树一般都种植在居民家周围或果园附近,用于蚕的饲养和家庭使用。农田种植的桑树种植面积较大,一般为了商业目的种植且规模较大。
桑树是一种比较适应性强的植物,耐旱、耐涝、耐寒能力都较强。由于其对土壤要求不高,主要要求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,因此桑树的种植范围很广泛。
总结来说,桑树的原始产地是中国,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,如江南地区等。桑树的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和丝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桑树也是中国农业中的重要作物之一,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