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金针花(又称萱草、忘忧草)为主题的古诗,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、寄托思绪的常用题材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以金针花为主题的古诗及其简要赏析:

  1. 唐代孟郊《游子诗》

    • 原文摘录:“萱草生堂阶,游子行天涯;慈母倚堂门,不见萱草花。”
    • 赏析:此诗描绘了游子远行,家中慈母倚门盼望的情景。萱草虽生于堂前,意在忘忧,但游子未归,慈母心中的忧愁却难以消解,连萱草也似乎失去了其忘忧的寓意。
  2. 宋代辛弃疾《瑶草枝·送人》(注:虽原文未直接提及,但辛弃疾词中常有对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之作,可想象其笔下金针花之景):

    • 虽无直接原文,但辛弃疾的词作中常寓情于景,以自然之美抒发离愁别绪。若以金针花为题,他可能会描绘其金黄灿烂之色,以象征友情之深厚或离别之哀愁。
  3. 唐代白居易《梦李白二首·其二》(间接提及,非直接以金针花为主题):

    • 原文虽未直接写金针花,但白居易诗中常用花草象征人物命运或情感状态,可借其手法想象金针花在诗中可能象征的忘忧、坚韧或孤独之美。
  4. 现代诗词(如简书中的七绝)

    • 原文:“道是金针也忘忧,亦花亦药亦珍馐。堂前漫种灵萱草,儿在远方母更愁。”
    • 赏析:此诗直接以金针花(萱草)为题,既描绘了其作为花卉的美丽,又强调了其药用价值和作为珍馐的地位。同时,通过“儿在远方母更愁”一句,将金针花的忘忧寓意与母爱的深沉相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。

综上所述,以金针花为主题的古诗多以其忘忧的寓意为切入点,结合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进行创作。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金针花的自然之美,更寄托了诗人对亲情、友情、离别等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。

文章说明

本文章由huayu123整理发布,本文网址为https://www.huayu123.cc/post/2024080209104876.html,如果你觉得好,欢迎分享给更多爱花的朋友。

关于金针花

金针花的花卉大全可以简要概述如下: 金针花,又名黄花、黄花草、忘忧草等,是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植株一般较高大,根为近肉质,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。叶片数量较多,长而窄。花葶长短不一,一般稍长于叶,花被淡黄色,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,花朵数量多,花型呈喇叭状,花色鲜艳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其花果期通常在5至9月,是阳性植物,半日照亦可,不择壤土,喜生于干燥的山坡、荒地、田边、路旁等地。 金针花不仅美丽,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,是著名的碱性食品,其胡萝卜素的含量不亚于胡萝卜,肉质肥大,花味清香,常作为食材或药材使用。此外,金针花的种植和养护也相对简单,适合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种植,并需定期施肥和浇水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更详细或专业的花卉大全,建议咨询花卉专家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。

和ta相关